脑卒中患者,没下病床就要开始康复训练!
话口齿不清,动作颤颤巍巍,走路时艰难地划着奇怪的“剪刀步”,甚至半身偏瘫、全瘫在床……对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,真是谁痛苦谁知道。
有些患者发生脑卒中后,非常担心自己也会成为这样的“废人”,有些人甚至感到悲观绝望,觉得只能无奈认命了。其实认命尚早,悲观也大可不必,如果能抓住脑卒中康复“黄金期”,不仅有可能说好话、走好路,还可能重返正常的工作、生活,快乐地享受人生。
“
早就一个字!
康复是与时间赛跑!
”
“救命最要紧,康复不着急”、“脑卒中后需静养,康复可以慢慢来”,脑卒中发生后,不少患者和家属在庆幸多亏抢救及时,捡回一条命时,却往往延误了极其宝贵的康复治疗时机,更有甚者认为脑卒中康复不过是锦上添花,可做可不做。
错!大错特错!
康复治疗绝不是疾病治疗的附属品,两者不分伯仲,同等重要。
早就一个字!脑卒中康复就是在与时间赛跑!
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张大爷和李大爷,不仅平时关系很好,而且可以说是一对“难兄难弟”。去年冬天,两人先后突发脑卒中,分别住进了医院。半年多过去了,在小区里再相见时,两人在感慨劫后余生之余,却惊诧于两人的差距之大。
张大爷因脑卒中后遗症造成了左半身偏瘫,因为行动不便,只能坐在轮椅上,由家人推着出来散步,说话也含含糊糊,口齿不清;而发病时与张大爷几乎是同样病情的李大爷,此时虽然行动还比较缓慢,但是肢体没有明显的功能障碍,完全可以一个人慢慢活动,说话时一个字一个字,吐字也比较清晰。
原来,两人之所以拉开了如此大的差距,就是从脑卒中发生后的康复治疗开始的。张大爷住进了一家比较小的医院,在控制住病情以后,就带着药物回家养着了。而李大爷发病后,被送了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,在积极的治疗基础上,还进行了及时的康复治疗,因此才取得了这样好的康复效果。
脑卒中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“头号杀手”。据统计,大约3/4的患者会留有不同程度的瘫痪、失语、心理障碍、智能障碍等后遗症,重度致残者约占40%以上。
而目前我国的脑卒中康复现状不容乐观!
由于我国康复医疗起步较晚,不仅是患者及家属,即使是一些临床医务人员也存在很多康复认识误区,尤其是对于脑卒中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往往缺乏正确的了解。
据统计,目前我国只有不到10%的脑卒中患者在最佳时间内接受了规范的康复治疗,约九成患者的康复治疗仍不及时。而如果能及早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,对降低脑血管病致残率、减少并发症、提高病人生存质量至关重要。
脑卒中康复越早开始效果越好,千万“拖不得”。
根据中国脑卒中康复指南,脑卒中开始康复的条件是生命体征稳定、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小时后。也就是说,当患者血压、体温等恢复正常,肢体瘫痪症状不再加重时,康复治疗从病床上就可以开始了,而不是很多人误认为的下了病床,再慢慢康复也不迟。
只有尽可能多地“抢”得时间,才有更大可能性打赢脑卒中康复这场“硬仗”。
“
记住123!
脑卒中康复分三级走!
”
脑卒中康复包括脑卒中的三级康复体系、公众健康教育、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和脑卒中的康复流程。
三级康复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运动功能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、生活质量,减少并发症。
脑卒中的一级康复:
也就是早期康复,是指患者早期在医院急诊室或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治疗。
此阶段多为卧床期,主要进行良肢位摆放,关节被动活动,早期床边坐位保持和坐位平衡训练。在急性期最重要的是预防再发脑卒中和并发症。
脑卒中的二级康复:
也就是恢复期的康复,是指在康复中心和综合医院中的康复医学科进行的康复治疗。
此阶段训练内容主要是坐位平衡、移乘、站立、重心转移、跨步、进食、更衣、排泄等,以及全身协调性训练、立位平衡、实用步行、手杖使用、上下楼梯等。
脑卒中的三级康复:
也就是社区康复,是指脑卒中的社区和家庭康复。
“
该放手吗?
家属记住要“三心”!
”
脑卒中患者经过在医院和康复机构的治疗和康复以后,更为漫长的时间是回归家庭进行后续的康复训练,这个时候,负责照顾和配合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家属无疑要充当“半个医生”的角色。
为了帮助患者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,家属一定要跟康复医生多交流,在尽可能多地掌握康复知识技能的基础上,还要具备“三心”:爱心、耐心、狠心。
在临床上,有不少医生都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:很多脑卒中患者在出院时本已取得了不错的康复效果,但是回家一段时间再到医院复查时,却发现患者的情况“不进反退”。
究其原因,是很多家属往往太心疼患者,在生活中处处“包办”,使患者得不到足够的康复训练机会,导致患者以前好不容易取得的康复成果往往付诸东流了。为了避免这种现象,在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训练过程中,家属一定要充分发挥“三心”精神。
脑卒中由于病程长,恢复慢,有的患者还因病丧失了工作能力,甚至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,因此很多患者在患病后出现情绪不稳定、痛苦、抑郁,此时,家属一定要用足够的爱心,一点点地帮助患者融化心灵的坚冰,一步步走出疾病的阴霾,建立起抗病的信心和决心。
脑卒中患者在康复期,动作往往非常迟缓、笨拙,就连吃饭、穿衣、取物这些正常人轻而易举的动作,对他们来说,都异常艰难,有些家属没有足够耐心等待,或者舍不得患者受罪,往往就会自己代劳。
其实,这是最不利于患者康复的,比如说患者重新学习走路的阶段,过程非常艰苦和漫长,但这是患者必须闯过的难关,如果家属由于“舍不得”,练几步就歇了,根本达不到训练的强度,有些家属甚至干脆就用轮椅推着患者走,那患者的情况只能越来越糟糕,甚至永远丧失走路的机会。
家属这时,既要有耐心,有时更要狠心,该放手时就放手。患者的动作哪怕再慢、再难,都尽量让其自己做,家属可以多安慰、多鼓励,但不要轻易代劳。